去年规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2492元,国家统计局:个人和平均工资应理性看待-世界头条

来源:北青网    时间:2023-05-09 18:10:58

国家统计局5月9日下午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249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89076元,增长4.7%;专业技术人员133264元,增长6.6%;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85881元,增长4.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0234元,增长3.3%;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1147元,增长3.9%。

138万家企业法人单位统计数据:工资水平东部最高、东北最低

据了解,此次统计中的规模以上企业共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约138.1万家企业法人单位,具体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


(相关资料图)

分地区看,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中,工资水平都是东部最高,东北最低。从城镇非私营单位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3.3万元、9.0万元、10.1万元和9.0万元,分别增长7.1%、5.8%、6.1%和7.6%。以东部为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平均工资之比为1:0.68:0.76:0.68,2021年为1:0.69:0.77:0.67,东部与东北地区差距缩小0.01,与中部、西部地区的差距有所扩大。从城镇私营单位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年平均工资分别为7.3万元、5.3万元、5.6万元和5.0万元,增速分别为4.7%、1.5%、2.8%和3.7%。以东部为1,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平均工资水平之比为1:0.73:0.76:0.68,2021年为1:0.76:0.78:0.69,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有所拉大。

去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读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时表示,根据调查,2022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具体来看,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比2021年回落3.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长3.7%,回落5.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

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8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其中采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以下简称“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均相对较高;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下降,部分人员密集型或接触型服务业平均工资增速较低。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22年,采矿业两类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增长12.0%和9.3%;受人们对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和网络购物需求量较大等因素影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分别增长9.4%和8.1%;金融业两类单位平均工资增速均为15.6%,主要受行业结构调整、减员增效等因素影响。以城镇非私营单位金融业包含的四个行业大类为例,货币金融服务业(主要是银行等)、资本市场服务业(主要是证券基金和投资公司等)和其他金融服务业的工资水平较高,分别为21.6万元、45.2万元和42.3万元,平均工资增速分别为6.1%、2.4%和6.7%,而保险业的平均工资较低,仅为9.1万元,其增速却高达19.1%。保险业平均工资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工资水平较低的保险代办员在2022年大量减少,使保险业就业人数减少近23%,工资总额减少8.2%。低工资保险业就业人员的减少是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行业间、地区间工资水平差距较为明显。去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排在后三位的行业略有不同,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为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在私营单位中为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与2021年相比,2022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与后三位的行业保持不变。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达到4.08;城镇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为2.91。

国家统计局称个人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理性看待

对于统计部门历年发布的全国平均工资数据都会在社会上引发一定反响,很多人称自己“拖了后腿”。对此,王萍萍表示,个人工资与全国平均工资的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理性看待。王萍萍分析,由于所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类型不同,单位之间的工资水平有时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同一单位内部,由于就业人员所处岗位不同,工资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当前的工资统计使用分组数据反映不同地区、行业、单位类型的工资水平,以及地区内、行业内不同岗位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比如,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单位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42.5万元和30.2万元,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住宿和餐饮业部分岗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在4万元左右。平均工资数据可以让我们了解劳动力市场中相应就业人员大致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单位效益不同、个人具体情况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相同行业、相同单位类型和相同岗位的就业人员,个人工资水平之间仍会存在一些差异。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长变化也受多重因素影响,既有宏观政策、社会经济大环境等外部因素,也有单位改制、用工结构变化等内部因素。比如,同为农林牧渔业单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单位性质、从事工作所属行业大类、就业人员类型都不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工资增速差异较大。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多为公立学校,而私营单位中培训机构较多,受经济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在平均工资增速上会表现出较大差别。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具体到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增速,可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增速差别较大,这需要从行业、地区、单位类型、岗位以及单位经营状况和个人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全面分析,理性看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田野

甘州区纪委监委青年干部“特色小组”激发年轻干部成长活力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X 关闭

  • 太阳能